满国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满洲族~满洲国】韩国境内大清皇帝功德碑

向下

【满洲族~满洲国】韩国境内大清皇帝功德碑 Empty 【满洲族~满洲国】韩国境内大清皇帝功德碑

帖子 由 玛琦 周日 七月 13, 2014 5:23 pm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30a7c679c510fb37819779fe931c893/cb40c74a20a446230c3097bc9a22720e0ef3d7dc.jpg
1636年12月2日,皇太极亲自统帅十万大军亲征朝鲜。清军渡江后,扬野战之长,舍坚城而不攻,长驱而南,仅仅十二天便抵达朝鲜京城下。而在此时的京畿之内“上下惶惶,罔知所为,都城士大夫,扶老携幼,哭声载路”仁祖再次将王妃、王子和大臣妻子送往江华岛避难,自己则率领文武百官退守南汉山城等待各路勤王军的到来,同时派出崔鸣吉等人赴清营谈判,拖延时间。


朝鲜请和书中写道“朝鲜国王谨上言于大清宽温仁圣皇帝:小邦获戾大国,自速兵祸,栖身孤城,危迫朝夕……如念蒙丁卯誓天之约,恤小邦生灵之命,容令小邦改图自新,则小邦之洗心从事,自今始矣。必欲穷兵,小邦理穷势极,以死自期而已”云云。皇太极见朝鲜君臣求和之切,毫无斗志,乃对其迫降,下令清军包围南汉山城,伐木列栅,绕城驻守,山城内粮草断绝,不得不杀马充饥。各路勤王军队也被清军击败,朝鲜君臣只有坐困孤城。仁祖曾经爬到南汉山城的南门,看到城下清军黑压压一片,不禁长叹。清军在望月峰上升白旗书招降二字,又致书仁祖,令其出城投降。仁祖则复书“重围未解,帝怒方盛”,所以不能出城请降,“古人有城上拜天子者,盖以礼有不可废,而兵威亦可怕也……”。


见朝鲜方面还在纠缠于出城投降的细节,不耐烦的皇太极下令用火炮攻城,同时清军又攻占了江华岛,俘虏王妃、王子、宗室76人,消息传来,见大势已去,仁祖只好求和。1637年正月三十日,仁祖率领群臣出南汉山城,徒步前往汉江东岸的三田浦清营拜见皇太极,伏地请罪。皇太极降旨赦之。双方筑坛盟誓,朝鲜去除明朝的年号,缴纳明朝所赐诰命敕印,奉清朝正朔,定时贡献,并送质子二人。此外,朝鲜朝廷中主战最坚决的洪翼汉、尹集、吴达济三人被清军索要,在沈阳就义,号称“三学士”。此役为朝鲜历史上著名的“丙子虏乱”。


一六三九年,大清皇帝功德碑初立于汉城汉江南岸,本来是两块相似的石碑,但其中一块不久即遭到破坏,今已无存,仅留下驮碑的龟趺。余下的这块也历经磨 难,不过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它,已算是幸运至极。一八九五年它被抛入汉江,在江底沉睡了近十八年后又得以复立于汉江之滨;一九五六年韩国人再次把它埋入地 下,但八年之后却又被洪水冲出,竟然再一次得以重见天日!

1636年,清朝的皇太极入侵朝鲜,击败朝鲜军队。朝鲜仁祖前往南汉山城避难。后来仁祖被迫向清朝投降,愿为清朝的藩属国,史称“丙子胡乱”。次年,皇太极要求朝鲜建立一座功德碑,以颂扬清朝皇帝的功绩。在清朝的压力下,仁祖被迫同意了,大清皇帝功德碑于1639年被竖立于当年皇太极受降的三田渡地区。碑文用满文、蒙古文和汉文写成,正面为满文和蒙古文,背面为汉文,其内容大致相同。汉文版本为朝鲜官员李景奭撰写,其他两种语言的版本可能是由汉文版本翻译而成。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清、日签订了《马关条约》,承认朝鲜与清朝脱离藩主关系。此后,开化党掌权者拆毁了迎恩门,并推倒了三田渡碑,此碑被埋入地下。1931年该碑被掘出,1956年,韩国的文化部长和教育部长认为此碑是民族耻辱的象征,再次将其埋入地下。1963年,因洪水的肆虐,三田渡碑再度出现在人们眼前。韩国人认为此碑作为文化遗产和“民族耻辱”的象征应该被铭记,所以被当作史迹保护了起来。1983年,汉城市在该碑周围建立公园。大清皇帝功德碑曾被韩国人破坏。有人在石碑正面和背面用红色喷漆写了高和宽都有1米左右的“撤”和“去”韩文字样。“撤”下面还有阿拉伯数字“370”。可能是计算了从丙子胡乱发生的时间(公元1637年)或建立三田渡碑的时间(1639年)到今年的年数后喷上去的。

大清皇帝功德碑 
大清崇德元年冬十有二月 宽温仁圣皇帝 以坏和自我 始赫然怒 以武临之 直捣而东 莫敢有抗者 时我寡君栖于南汉 凛凛若履春冰而待白日者 殆五旬 东南诸道兵 相继崩溃 西北帅逗挠峡内 不能进一歩 城中食且尽 当此之时 以大兵薄城 如霜风之卷秋萚 炉火燎鸿毛 而皇帝以不杀为武 惟布德是先 乃降敕谕之曰 来 朕全尔 否 屠之 有若英马诸大将 承皇命相属于道 于是 我寡君集文部诸臣谓曰 予托和好于大邦 十年于兹矣 由予惛惑 自速天讨 万姓鱼肉 罪在予一人 皇帝犹不忍屠戮之 谕之如此 予曷敢不钦承 以上全我宗社 下保我生灵乎 大臣协赞之 遂从数十骑 诣军前请罪 皇帝乃优之以礼 拊之以恩 一见而推心腹 锡赉之恩 遍及从臣 礼罢 即还我寡君于都城 立召兵之南下者 振旅而西 抚民劝农 远近之雉鸟散者 咸复厥居 讵非大幸欤 小邦之获罪上国久矣 己未之役 都元帅姜弘立 助兵明朝 兵败被擒 太祖武皇帝 只留弘立等数人 余悉放回 恩莫大焉 而小邦迷不知悟 丁卯岁 今皇帝命将东征 本国君臣 避入海岛 遣使请成 皇帝允之 视为兄弟国 疆土复完 弘立亦还矣 自兹以往 礼遇不替 冠盖交迹 不幸浮议扇动 构成乱梯 小邦申饬边臣 言渉不逊 而其文为使臣所得 皇帝犹宽贷之 不即加兵 乃先降明旨 谕以师期丁宁反复 不翅若提耳面命 而终未免焉 则小邦君臣之罪 益无所逃矣 皇帝既以大兵围南汉 而又命偏师 先陷江都 宫嫔王子曁卿士家小 倶被俘获 皇帝戒诸将 不得扰害 令从官及内侍看护 既而 大霈恩典 小邦君臣及其被获眷属 复归于旧 霜雪变为阳春 枯旱转为时雨 区宇既亡而复存 宗社已绝而还续 环东十数千里 咸囿于生成之泽 此实古昔简策所稀觏也 于戯盛哉 汉水上流三田渡之南 即皇帝驻跸之所也 坛场在焉 我寡君爰命水部 就坛所增而高大之 又伐石以碑之 垂诸永久 以彰夫皇帝之功之德 直与造化而同流也 岂特我小邦 世世而永赖 抑亦大朝之仁声武谊无远不服者 未始不基于兹也 顾搴天地之大 画日月之明 不足以仿佛其万一 谨载其大略 铭曰天降霜露 载萧载育 惟帝则之 并布威德 皇帝东征 十万其师 殷殷轰轰 如虎如豼 西蕃穷髪 曁夫北落 执殳前驱 厥灵赫赫 皇帝孔仁 诞降恩言 十行昭回 既严且温 始迷不知 自贻伊戚 帝有明命 如寐之觉 我后祗服 相率而归 匪惟怛威 惟德之依 皇帝嘉之 泽洽礼优 载色载笑 爰束戈矛 何以锡之 骏马轻裘 都人士女 乃歌乃讴 我后言旋 皇帝之赐 皇帝班师 活我赤子 哀我荡析 劝我穑事 金瓯依旧 翠坛维新 枯骨再肉 寒荄复春 有石巍然 大江之头 万载三韩 皇帝之休嘉善大夫礼曹叅判兼同知义禁府事 臣吕尔徴 奉教篆资宪大夫汉城府判尹 臣吴竣 奉教书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成均馆事 臣李景奭 奉教撰崇德四年十二月初八日立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41e6041a33adcbef01347e0e9cae2e0e/6b73fa8b4710b91259b8cb20c1fdfc0393452251.jpg
大清皇帝功德碑的全图 满文碑面

玛琦
Admin

帖子数 : 309
注册日期 : 13-09-03

http://dskf.99luntan.net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